为传承廉洁基因、践行青年担当,青岛科技大学“橡尚逐源,公廉万家”实践队在辅导员刘妍君老师和队长宋蕊的带领下踏足莒县。队员们与党员干部促膝长谈,走进公心馆、红色课堂、幸福公寓,探访东盛橡胶、莒州博物馆,于多样场景中采撷“廉洁”养分,以行动书青春篇章。
与许传江书记、老党员座谈:公心铸廉守初心,治村以清传薪火
7月24日,队员们在党组织办公室内与许传江书记、老党员们围坐畅谈。在与老党员们的交谈中,队员们了解到岳家村以廉洁治村,村干部们秉持着“村民幸福指数优先”初心,牢记“四不让”利益分配原则。即便背负外债,村里仍拿出3190万元建老年幸福公寓,让300多位六旬以上老人免费安养。“老有所养”承诺落地,是重集体利益、村民福祉,轻个人私利的廉洁答卷。
谈及旧村改造往事,老党员话语满是自豪。党支部“约法三章”筑牢防贪堤坝,“两委”干部一身正气,让新楼有“干净”底气。村干部挽起袖子当义务工,在工地冲锋在前。凭借公心与廉政,岳家村成为国家级文明村。队员们从这些坚守付出的故事中,深刻感受到党员干部对廉洁的执着坚守。同时队员们意识到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传承廉洁基因、践行青年担当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,更是青年推动社会进步、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。
岳家村公心馆:公心溯源明初心,廉脉传承启新程
7月19日,队员们步入公心馆的大门,“公心育人,文明兴村”八个大字熠熠生辉,队员们紧随讲解员的脚步,在图文交织的故事长廊中,循着时光脉络探寻"公心文化"的起源、内涵与发展轨迹,于字里行间领悟"公心是则,民心是镜"的核心要义。
时针拨回上世纪80年代。许传江书记肩挑破局致富的重任,毅然选择建立油漆厂。为了让厂子办得更好,他三赴青岛跪求技术,最终打动工程师攻克难关。“厂子办好,绝不能变成自己的!”工程师临别时的赠言,点燃了“公心基因”中的廉洁底色。此后村集体凭“三吃三无三靠”精神办企业,解决了众多村民的就业问题。
在“公心节”文化展区,从首届“公心成大业,德传后世人”誓言到如今“汇聚公心力量,共建幸福家园”,村干部铭记公心文化廉洁精神。此次参观为实践厚植公心文化根基,坚定队员传承廉洁基因、践行公心担当信念。回到学校后,队员计划制作“公心文化”主题展板、开展班级故事分享会,让更多同学了解公心内涵、感悟廉洁力量,使实践汲取的精神养分在校园落地生根。
周末课堂红色教育:传承红色基因,扎根廉洁信仰
7月19日,队员在公心馆内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活动,课堂开始,在高清大屏里风雪怒号、边关如铁——肖思远和战友们以胸膛迎向雪山之巅,将“清澈的爱,只为中国”的誓言,一笔一划刻在国境线上。那一幕,让孩子们屏息凝神:原来廉洁不仅是拒贪拒腐,更是把最后一滴热血也交予山河的无悔。
“来,大家跟我一起学敬礼”队员一声口令,孩子们齐刷刷敬礼,稚嫩的手臂像一排小白杨。唇齿闭合间,国歌荡起,胸腔里轰鸣的是“强国必定有我”的童声誓言。下课铃响,孩子们仍围着军装身影不愿离去,镜头定格的合影里,廉洁与忠诚的种子已悄然播入童年。此次课堂,不仅让红色信念浸润童心,更坚定了队员们以行动传承初心的担当,让赤诚与坚守在代代相传中愈发滚烫。
幸福公寓志愿行:公心托举幸福,廉洁浸润民生
7月20日,在幸福公寓内,负责人对队员们说,自2006年建成,这座院落就扎根于“公心文化”,将廉洁为民的初心融入日常运营,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免费供养是承诺。这份“免费”体现了村集体不谋私利,即便有外债,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,让300多位老人在此安享晚年。
人间烟火饱含温情,队员给腿脚不便的老人送饭时弯腰问冷暖,餐后收拾餐盒、打扫公寓不放过墙角尘絮。闲谈中,队员读懂“公心”不是墙上标语,而是村干部廉洁用权的身影,是把集体资源铺在村民脚下的温度。队员接过负责人递来的热茶,掌心不仅有暖意,更有对“坚守”的顿悟。此次志愿服务,让队员触摸到公心文化中廉洁基因的脉动,坚定了传承廉洁初心的担当,让廉洁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。
走进东盛橡胶企业:廉心筑基强产业,公心聚力谋发展
7月22日,实践队进入东盛橡胶参观学习。在与董总的座谈中,董总先赞青科大“橡胶黄埔”底蕴深厚,再叙创业初心,从橡胶轮胎翻新起步,在实践中打磨技艺,一路与高校携手,让产学研究发展。东盛橡胶深耕的土壤浸润着廉洁文化养分,以清白之心做产品,赤诚之意待客户,获市场认可。
座谈会的余温未散,董总已带领青科大师生走进核心车间。指尖抚过高端橡胶成品,冰凉的质感里透着技术的温度,队员们真切触摸到东盛的硬核实力。这场车间里的行走,不仅让队员感受到了廉洁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,更坚定了队员们弘扬廉洁精神的决心。
走进莒州博物馆:文脉溯源承公心,廉韵千秋照古今
7月23日,实践队员走进莒州博物馆,跟随讲解员脚步,从史前石器、陶器,到商周青铜器、玉器,回溯莒地千年岁月。古老器物承载先民智慧,精美纹饰诉说往昔故事,队员们触摸历史、感受莒地文化底蕴。
往展馆深处走,廉洁主题展区光芒渐明。讲解员满怀敬意,讲述莒地历史清风故事:南朝齐梁孙谦廉洁为民、清廉自守,诸葛亮两袖清风、鞠躬尽瘁。这些跨越时空的事迹,让“廉洁”挣脱时代束缚,化作精神力量,在队员心中激起回响。 转角处,莒县的12项非遗项目展台映入眼帘。这些项目展现莒县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,还融入廉洁思想,让实践队员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领悟廉洁精神的生命力。在这之后,队员们计划用短视频形式记录非遗中的廉洁元素,在校园新媒体平台推送,让这份穿越千年的精神力量,在青春校园里焕发新的光彩。
以“橡尚”之名踏遍莒县岳家村的土地,实践团在与公心文化的深度对话中,将“公廉万家”的内涵刻进心底。这趟旅程,让队员们触摸到廉洁精神在乡土间的深厚根系,更见证了其滋养发展的磅礴力量——是账本上的清白,是民生里的温度,是代代相传的赤诚。这份赤诚点燃了青年的担当,队员们誓言要让“廉洁”“奉公”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生根发芽,以青春之我,为弘扬廉洁清风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