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国内资讯

青春正当时,奋进当有为——广州华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“百千万工程”实践团多元实践赋能双华振兴

盛夏七月,青春如火。2025年7月13日,梅州市五华县双华镇迎来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青年队伍——广州华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"百千万工程"实践团。这支由资助政策宣传组、…

盛夏七月,青春如火。2025年7月13日,梅州市五华县双华镇迎来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青年队伍——广州华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"百千万工程"实践团。这支由资助政策宣传组、墙绘组、义教组、薪火组、红色资源组和新媒体组组成的实践团队,以"美育浸润+红色传承+体教融合"的创新模式,为当地50名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。

【美育浸润:绘就乡村文化新图景】

7月17日,实践团迎来了在双华镇开展活动的第五天。清晨的阳光洒在幼儿园斑驳的墙面上,墙绘组的队员们正在精心绘制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。从憨态可掬的国宝熊猫到充满童趣的龙猫形象,原本单调的墙面逐渐变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"故事长廊"。"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绘画,不仅美化乡村环境,更能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美的种子。"墙绘组组长黄政同学介绍道。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观赏,不时发出赞叹之声。

 

 

 

【红色传承:创新形式活化历史】

"注意!前方是'雷区',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安全取水!"在义教组设计的趣味运动会上,孩子们正在通过游戏体验革命先辈的战斗智慧。活动巧妙融入了双华镇竹山阻击战等红色故事,让革命精神在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。"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,孩子们在玩中学到了很多。"与此同时,红色资源组正带领孩子们走进历史。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、生动的烈士故事,以及烈士后代陈先生的深情讲述,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变得鲜活可感。"陈爷爷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,我要好好学习,将来报效祖国。"五年级学生张同学红着眼眶说道。

 

 

 

【薪火相传:记录乡村振兴青春力量】

夜幕降临,薪火组的队员们仍在紧张工作。他们要将白天拍摄的素材剪辑成纪录片,记录这段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珍贵历程。镜头里,有孩子们触摸新绘壁画时惊喜的眼神,有聆听红色故事时专注的神情,更有队员们辛勤付出的身影。

 

 

 

【资助宣讲:传播国家资助政策关怀】

“苏区助学先锋队”联合双华镇综治办、司法所,在社区街道开展综合宣传服务活动。志愿者们采取理论宣讲、街头咨询等形式,向群众普及国家资助政策及《民法典》知识,同时开展禁毒、反诈和未成年人保护等安全普法宣传。活动切实提升了群众对政策法规的知晓率,有效推动了惠民政策落实到位。

 

【红芯融媒:用镜头定格美好,用文字传递力量】

在本次实践活动中,新媒体组肩负着记录与传播的重任。成员们手持相机,穿梭在乡村的各个角落,精准捕捉志愿者与村民互动的温馨瞬间、乡村发展的崭新面貌。同时,大家笔耕不辍,新闻稿和推文及时、准确地报道活动进展,用镜头定格美好,用文字传递力量,让实践的故事传播得更远、更广。

 

 

 

"这次活动是我们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的一次创新实践。"广州华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德礼院长表示,"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'百千万工程',推动校地合作常态化,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光发热。"

据悉,本次活动是广东省"百千万工程"系列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高校学子的创新实践,不仅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更探索出了一条"美育+红色教育+体育"的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。活动结束后,实践团还与当地政府就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达成了初步意向,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2-15428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